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家电 >  >> 
8.2分!读到这本书是我的福气,喵门!_全球今热点
来源: 个人图书馆-昵称68915313      时间:2023-06-04 10:07:40

其实朱利安·巴恩斯有好几本小说的评分,都还不如他的评论集《透过窗户》的分数高。


【资料图】

说起小说与小说批评,很难不想起那段对话——

“你行你上啊?”

“我评论电冰箱难道还要自己会制冷吗?”

怎么说呢,对我来说这件事是这样的——评论工具好用与否,当然不需要我们自己具备工具的功能。但文学评论有门槛,评价创作者的人,最好自己也处在创作的状态中,甚至不是曾经创作过,而是正处在创作中。

因为单纯的评论者是无法令人(起码无法令我)信服的,我坚信只有正在创作的人才能知道跋涉中会遭遇什么样的困难,也就能真正理解那些创作者为了越过它们,蓄意或无意中做出了什么样的努力,以及最终成果如何。

正如梁欢所言——当你停止创作,你的才能就不再重要,你所拥有的只剩下你的品味,品味会裹挟你,让你排斥他人,变得狭隘。所以,不要停止创作。

朱利安·巴恩斯在《透过窗户》里显得很温情脉脉,他好像只评价了自己喜欢的作者们,所以整本书都令人愉悦,有一种在众多以出怪相或大胃王来博出位的吃播里,终于刷到了一个真正的老饕,老饕不仅热爱美食,自己会做饭,吃遍全世界,而且乐于分享,愿意把自己珍藏的好馆子晒出来,并且现场还原其招牌菜……

前几年盛行“重新定义XXX”的slogan,好像不重新定义一下什么就没法做产品了。而朱利安·巴恩斯在这本书里所做的事情,恰恰就是真的重新定义了那些我们熟悉或者不熟悉的作品(以及作者),他的触角格外敏锐(我坚信这种敏锐有一部分是因为他自己也是创作者),让阅读变成一场发现之旅,至于发现的是奇迹、庸常之美、还是一场玩笑,似乎无关紧要。

重要的是发现本身——朱利安·巴恩斯攻城略地,以自己一如既往的慧黠、幽默和敏锐,问出一个又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追问再追问之后,我们或许会从最宝相庄严的大殿里发现蛛网,发现蚁穴,发现地板的接缝,发现生活的痕迹,以至于发现真正的自我。

浅浅分享一小段,让书友们感受一下朱利安·巴恩斯的文字风格:

厄普代克的小说世界通常设在一个表面稳固的地方:一个主要是白人中产阶级居住的郊区,有房子有家庭有孩子有高尔夫球有美酒,当然,还有通奸。用纳博科夫的话说,通奸是超越保守最保守的方式。然而,正如海明威这位所谓的阳刚之勇的颂扬者最擅长勾勒怯懦,厄普代克这位刻画美国守旧一面的作家在无休止地描摹逃跑。

阅读体验真的很好!不要担心他评价的作品你是否读过,当然,如果读过,自然可以获得最顶级的阅读体验,但如果没读过,不就和小图一样,收获了一张“盲入不亏”的书单吗!

透过窗户

收录了作家巴恩斯在《纽约书评》《伦敦书评》《卫报》等处发表的十七篇文学评论及一则短篇小说。评论对象包括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奥威尔、吉卜林、福特、梅里美、维勒贝克、海明威、厄普代克等人。

作为英国当代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巴恩斯亦是一位优雅风趣的文学评论家。在他的笔下,作家的形象跃然纸上:奥威尔的寄宿学校经历如何影响着他的写作?吉卜林每年都在法国自驾游,对法国他有怎样的情愫?伊迪丝·华顿预支八千美元天价稿费匿名赠予亨利·詹姆斯;莉迪亚·戴维斯对《包法利夫人》不是很有热情,但她的译本却是最好的……

透过这一扇扇文字之窗,我们看到了什么是最好的小说,以及关于生活的真相。

作者:朱利安·巴恩斯

标签:

X 关闭

设计师 查看更多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