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家电 >  >> 
如果不是把生命当成信仰 谁愿意去跳江啊_今日热文
来源: 顶端新闻      时间:2023-06-17 21:52:47

#顶端造星计划##顶端端午#

宋慧敏

这两天,彻底被杭州跳江救人的外卖小哥暖到了。见义勇为是一种美德,更可贵是外卖小哥和他的父母身上的质朴真诚。救人之后,荣誉纷至沓来,外面小哥一家始终保持清醒,不接受捐款,不要捐赠的房子,希望早日回到普通的生活中去。


【资料图】

自始至终,外卖小哥都拒绝别人说他是英雄。在他的心目中,杀敌御寇血染沙场才是英雄,而自己就是一名普通人,做了普通人该做的事。如果所有的人把助人为乐舍生取义当做普通,这世界该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人间。

外卖小哥的父亲专程来到儿子跳江救人的大桥,面对采访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如果当时他在儿子身边,可能会阻止他跳下去,太危险了。转而,这位父亲又加了一句:还是救人要紧。是啊,约四层楼的高度,下面是不知深浅的江水,如果不是把生命当成信仰,谁会有跳下去的勇气?

东汉末年,也有一位把生命当做信仰的姑娘,在五月端午这一天,也选择了跳江。

姑娘的名字叫曹娥,东汉浙江上虞人,父亲曹盱是当地一个神学工作者,当时叫巫祝。农耕时代的巫祝负责驱鬼招魂,一旦进入工作状态,“抚节按歌,婆娑乐神”,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曹盱载歌载舞十分敬业,他用劳动所得养育着全家,曹娥在父爱的温暖中长大。父亲是整个家庭的的顶梁柱,也是曹娥姑娘心中的骄傲和信仰。

东汉汉安年间那个初夏,按照当地的风俗,曹盱在舜江上驾船迎接潮神,降福、保佑大家风调雨顺,长夏安宁。或许是太过投入,曹盱竟从船上跌入江心,不幸罹难。曹娥闻听噩耗,沿江一路哭号,呼唤着父亲。哭声在舜江上飘渺不绝,昼夜不息。

她的哭声让乡亲们想起远古那只叫做精卫的鸟,他们心痛不已,拿着粽子、年糕等食品到江边劝慰曹娥,曹娥哭泣着说一定要找回父亲的尸身。

五月初五,曹娥投身江中。五日之后,奇迹出现了,乡亲们看到溺水的曹娥从江中背负父亲出来了。这个“奇迹”应该是一个幻觉或者只是一个善良的、希求圆满的愿望。为了纪念这个至情孝烈的姑娘,人们把舜江改为曹娥江。

元嘉年间,新任上虞县令度尚知道这件事,十分感动,在江边为曹娥立了一块碑,让文采出众的学生邯郸淳为曹娥写了诔辞。邯郸淳不仅会写悲情恳切的诔辞碑文,还会写《笑林》。

《曹娥碑》是历史上公开发表的第一篇为女子书写的诔辞,《红楼梦》里晴雯死后,贾宝玉就是仿照按照这个格式写了《芙蓉女儿诔》,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东汉著作等身的大学士蔡邕看到这块曹娥碑,赞不绝口,在曹娥碑的后边写下“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曹操看到这八个字后后拆出“绝妙好辞”的字谜,以八个或者四个字拆分谜面,映照谜底的“曹娥格”诞生了。成了传承至今的益智游戏。至纯至孝的曹娥一路走来,因为负载的书法和游艺文化更加光彩照人。

宋朝元祐年间,宋哲宗敕建曹娥庙,为曹娥塑身,褒奖仁孝,正视听传美德,弘扬正气。宋哲宗加封曹娥为灵孝夫人。当年舜江边上,那朵哭泣的“百合花”摇身一变,凤冠霞帔,宝相庄严,成为封建帝王教化民心的楷模。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

为孝应是一个欢喜境界,是血脉亲情天伦的回流互动。在突如其来的变数和变故里,是心系一念感天动地的执着,如曹娥。把她请下神坛,还原成一个少女,一个清秀的、被历史和道德追慕的背影。

比起曹娥,我更喜欢杭州跳江救人的外卖小哥。他惊天一跳,铸就了英雄的品格,升华了信仰。从生活中来,就让他安安静静回到生活的汪洋大海中,做一朵普通的浪花。

标签:

X 关闭

设计师 查看更多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