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华社兰州6月19日电(记者胡伟杰、钟思睿)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公布了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
和政羊复原图(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图)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邓涛介绍,临夏盆地发现的十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分别是:世界上最大陆生哺乳动物巨犀的聚集地;最丰富的铲齿象化石;最大的三趾马动物群;最早的稀树草原群落;最大的鬣狗——巨鬣狗;独一无二的和政羊;熊类的最近祖先——戴氏祖熊;最早的拟声鸟类——和政盘绕雉;保存最久远的蛋白质;最大的马——埃氏马。其中,保存最久远的蛋白质是指在临夏盆地发现早于650万年前的鸵鸟蛋化石中检测出的蛋白质序列,这早于非洲坦桑尼亚380万年前的鸵鸟蛋化石中保存的蛋白质。
和政盘绕雉复原图(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图)
埃氏马头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图)
临夏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该地区拥有发育自青藏高原隆升以来不晚于3000万年的连续的沉积地层,记录了多尺度、多维度的重要科学证据,是重建环境变迁和生物演化的一个天然实验室。学术界将临夏盆地内以和政县、广河县和东乡县为主的富含新生代化石的区域称为和政地区,在此发现的脊椎动物化石包括爬行纲、鸟纲、哺乳纲,超过250个属种,其中含有80多个新属种。这些化石分属晚渐新世巨犀动物群、中中新世铲齿象动物群、晚中新世三趾马动物群和早更新世真马动物群。
铲齿象骨架及头骨发育系列(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图)
邓涛介绍,早先临夏盆地拥有六项新生代化石研究世界之最,其中世界上最早的披毛犀因最新发现于西藏的古化石将这一年代向前推移而被剔除。此次又新增了包括世界上保存最久远的蛋白质等五项世界之最。“科学研究永无止境,和政地区拥有大量古动物化石遗存,我们也期待新的发现和突破。”邓涛说。
编辑:段丽萍上一篇: 宏力达(688330.SH):公司不存在转移利润或者利益输送的情形
下一篇: 最后一页
X 关闭
2022年中国家电行业一季度报告:国内累计销售额1540亿元
31省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97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1355例
南方强降雨再起 北方周末暖热回归
南方地区将有明显降水过程 黄海南部海域有大雾
吴谢宇弑母案二审因“不可抗拒原因”中止审理
X 关闭
240余万吨!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圆满完成民生供暖煤供应工作
厨电行业逆势增长 集成洗碗机是集成灶行业的下一个风口吗?
梦天家居2021年度净利润1.83亿元 同比增长7.04%
亚振家居发布2021年年度亏损公告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53%
盾安环境9.71%股份转让悬而未决 一致行动人抛出减持计划